泰兴如皋靖江三市交界处的珊瑚曹埠村(旧称潮涨埠)有座远近闻名历史悠久的张王庙。其庙的建造年代虽无文字查考,当地老人们都说是明初。

    元朝末年,朱元璋与张士诚争天下。张士诚兵败被俘自杀,戍守泰兴江边潮涨埠的张姓子侄隐姓埋名改成胡陈两姓,就地转民定居,造庙纪念张士诚,为防明朝朝廷得知治杀头之罪,假称菩萨是潮水淌来的张大仙,庙名涨王庙。
明未清初,潮涨埠来了位苏州客,寻访此处的张姓郎中,原业这访客家的小孩曾得疑难殶症,久治不愈,危在旦夕,忽然转危为安。口称梦有一游方郎,中药到病除。问起他的来历,称吴地苏北季市东潮涨埠人姓张勋,可当时这潮涨埠只有胡、陈、蔡三姓,根本就没有姓张的人家。有人想起庙里菩萨姓张,请访客去庙里看看。苏州客对菩萨像左看右看,认定去他的郎中就是这涨王菩萨。得知这涨王张大仙即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抗元名士吴王张士 诚时,感慨万分。为感谢菩萨救命之恩,重振张王声威,即回苏州筹巨资重修庙宇。山门三间富丽堂皇,门前的一对石狮子威风凛凛,第二进大殿飞檐翘角气势非凡,第三进后堂宽敞明亮,左右两边的长厢屋将庙组成两个四合院,因明朝已亡,重建后正式改名张王庙,许多外地香客特别是苏州人慕名而来,庙田增至百亩。

    庙里的白果树四人合抱,树头蓬住了前后三进屋顶,树根生了半个庄。抗战时期,庙僧得知陈玉生领导的新四军缺少做手榴弹柄的材料,遂将这大白果锯倒并请人送到三百圩的新四军兵工厂支援抗战。

    张王庙山门里供奉笑佛、韦驮、大殿里供奉张王、华陀、花社娘娘。后堂供奉佛祖如来、观世音菩萨,张王庙的观世音菩萨像高大精美,在一方手屈一指。

    农历二月初八是张王生日,张王三个女儿风姑娘、雨姑娘、雪姑娘必定回娘家祝寿,所以每年二月初八前必有风雨雪临门,生日后还有风雨雪辞亲,这是苏北及泰兴一带人所皆知的张王报。

    二月初八张王生日庙会人山人海,热闹非凡,大殿里张王菩萨有两尊大的名坐坛,小的行坛是出会时抬出庙到各乡走访的,出会时前由马夫开道,后有锣鼓闹场,旗伞队伍庞大,周围村子的人都来参加,有烧肉香的、拜板凳的、扮武丈神的秋千抬阁一应俱全,每到一处早有人飞报上前备好供案上供。各庄的信士都赶来敬香磕头。

    出会之后,还举行赛马、射击比赛。几百年沿习成俗。这是祖辈们不忘军旅生涯,谋求东山再起的缩影。赛马是珊瑚张王庙所特有的节目。

    张王庙历来由僧人管理,人们记得的有浪曲、浩钱、德寿、吴东山等。

    文化大革命庙宇全部改成学校,大的神像被毁,可搬动的神像被当地信众妥善保管为重新恢复庙宇提供了方便。

    一九七二年腊月时,任队长的孙亦平在家做豆腐准备过春节,邻村有村民找他说张王菩萨到了他家要来敬奉,孙问菩萨现在何处,村民说就坐在你家磨子上,自此以后这磨子做出的豆腐又白出率又高夏天不洗豆腐不变味,孙亦平久闻张王菩萨神威张士诚是受人爱戴的农民起义领袖。既然大家认定张王菩萨重返故里,就与同村的陈公生、陈学化、陈新宇,袁常先一道为修复张王庙出力。

    珊瑚张王庙是苏北一带最早的张王庙,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由于孙亦平等人的努力,现在忆初具规模,庙暂设在原庙基,现已废弃的学校内,庙内张王塑像(坐坛行坛)俱全,佛祖如来、药师如来、观音大师,韦驮塑像高大精美,文革时被群众收藏的华陀行坛、花神神像亦被重新复位。盼望尽快恢复其正式宗教活动场所资格。以期更好保护好这文化遗产。